2017年各大银行在新的资管新规、同业业务被整治和严监管的背景下,“日子”过得并不怎么样,其中被称为同业之王的兴业银行,从全年公布的财报看,更是能体会到2017年的举步艰难。
最近各大媒体挣先报到,银行业结构性存款大幅增长,那么为什么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早不快速增长,晚不快速增长,偏偏在2017年至2018年之间突然快速增长?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:
新的资管新规导致银行资产流失
在新的资管新规下银行资管需要和各大公墓基金展开同台竞争,而公墓基金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“老兵”,其业务能力必然强于刚放开竞争的银行资管。银行为了留住以往的客户,银行在在各类理财产品中就选择了结构性存款这个期限灵活,可以标明预期年化利率,且利率可突破监管窗口指导的上限。而银行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结构性存款,则可以对冲资管新规带来的正面冲击。近一年来各大中小型银行业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速较快,为的就是在以后,让资管新政策影响最小化。
(数据来源:WIND)
同业业务受限导致存款流失严重
2017年从银行报表中可以看出,个人消费贷款成为银行最大放异彩的业务和营收增长点,银行业长期息差走低,负债端成本持续上升,而作为风险较小的消费贷款则成了银行的重点发展业务,例如:2017年平安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就同比出现大增。
2017、2018年来,监管层对于银行同业业务加强管制,同业业务量大幅下滑,如:兴业银行,银行资管部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,全体提高零售理财产品收益率,客户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,存款增长普遍乏力。银行的资产端整体增速乏力而负债端的个人消费贷款则是突飞猛进,这样一来银行仅有存量贷款就被消耗殆尽,而银行贷款额度则是银行的命门,如若一旦没有贷款额度,则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。结构性存款业务在这个时间点推上台面,承担起缓解银行流动性危机的使命。
作者:郑鹏超
编辑:徐冰莹,贺秋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