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中国航天计划有哪些(我国公布航天四大目标)

中国航天深空探测大动作来了!目标定在150亿公里外,我国航天太强了!

探月

自从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月球样本带回来后,我国的探月工程就暂时修整了。不过,第四期探月工程即将展开,嫦娥六号到八号已经安排上了!

我们知道,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,所以其任务同样是月表采样返回。根据计划,它将于2025年前后发射,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左右升空,嫦娥八号则被安排在2028年。后面两台探测器将会联手,组成我国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。2030年,我国航天员有望踏足月球表面。根据计划,到2035年,我们就能建成月球国际科研站了!

中国航天计划-1

其中,我国月球探测器的载荷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,那就是飞跃器。据透露,我们的飞跃器能够“从月球上面起飞,它可以多次起飞”。

大家肯定会纳闷:不论是地球还是火星,不论是飞机、直升机还是热气球,利用的都是空气的浮力原理实现飞行。月球上又没有空气,人类航天器要如何飞行呢?

其实,我国设计的这款飞跃器,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其严谨性——它并不叫飞行器。也就是说,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地飞到空中,而只是简单地脱离地面再返回。

大家不要误会,这不是说飞跃器不好,恰恰相反,我国的飞跃器还是非常强大的。和月球车相比,飞跃器更加灵活,并且可以在一些坑坑洼洼的地形进行探索,获得许多以前得不到的信息。

总而言之,在月球探测及开发领域,我国已经毫无疑问地走在了世界前列。尽管载人登月的时间比美国晚一点,但月球科研站有很大希望走在美国前面!

小行星探测或撞击

在未来10-15年,我国将会对小行星进行采样工作。

中国航天计划-2

别看它们体积小,但小行星保存着太阳系最古老的物质成分,堪称是太阳系历史的化石。因此,科学家一直希望进行小行星采样,了解太阳系的演化历程。

根据国家航天局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说法,小行星本身体积太小了,所以不能像月球、火星那样进行着陆,而是称之为附着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探测器会慢慢靠近,挨上小行星后争取采集一点样品,将其带回地球。

我们知道,小行星采样的任务不是我国首创的,美国和日本都曾经实现过。但是,他们探测的小行星直径都有数百米,而我国将要采样的小行星直径仅有几十米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高的精度才可以,可见我们已经具备了更强的探测能力,艺高人胆大。

小行星不仅有探测价值,还有一定的威胁。我们知道,6600万年前,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灭绝了地球上的所有恐龙。科学家认为,如果一颗直径14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,就足以毁灭一座城市。因此,我们必须要了解地球附近所有小行星的动态,并在危急时刻采取措施。

目前,我国正在计划实施地外小行星防御任务,预计在10年之内,我国将具备一定的小行星防御能力,当小天体从火星以外飞过来后,先发射探测器确定其轨道,然后发射撞击器,改变它的轨道。

行星探测

2020年,我国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,并于2021年实施火星车着陆,完成了一大壮举。我国的航天人并没有因此满足,而是再接再厉,提出了更宏伟的设想。

除了上面提到的载人登陆火星之外,我国还要实现火星表面采样的理想。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尝试,但样本要等到本世纪30年代才能带回来。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后就实施火星表面采样的计划,在这方面很可能赶在美国前面。

不仅如此,我们还希望走得更远。根据计划,我国还将执行木星和天王星的穿越探测。

中国航天计划-3

其中,木星是太阳系最巨大的行星,磁场也最强,并且拥有着最恐怖的风暴,因此它一直是天文学家和无数科学爱好者最关注的天体。

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,虽然和木星一样是气体行星,但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冰巨星,因此也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。而且天王星的轨道非常特殊,它是“躺着”公转的,这些谜题也等待着天文学家的解答。

我们还要走得更远,飞到太阳系的边缘。在距离我们大约150亿公里的地方,是太阳风和宇宙风的交界处,这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缘。这里的环境非常复杂,我们需要探测器实地考察,才能了解这里发生了什么。

重型运载火箭

上面的任务说得再多,最终的关键还是在于火箭。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箭,再先进的探测器也无法送到目的地。尽管我们现在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,可以执行空间站建设和月表采样的任务,但无法将航天员送上月球或者火星,也无法探索更远的太空,这些任务需要新型火箭来完成。

中国航天计划-4

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,我国需要研发两款火箭,分别是新型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。

新型载人火箭

芯级相当于3个长征五号的芯一级捆绑并联,每一个组合体上有7台发动机,每一台发动机的推力接近120吨。此外还有二级。新型载人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70吨左右,低余额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也能达到27吨。通过两次发射任务,实现2030年左右的载人登月壮举。

重型运载火箭

也就是目前大家常说的长征九号,箭体直径可达10.6米,高度更是有110米,相当于37层楼那么高!它的运载能力比前者还要更加优秀,低轨道运载能力可以达到150吨,地月转移轨道也可以超过50吨,是未来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。

据龙乐豪院士介绍,该火箭的进展比较顺利,模型也已经做出来了,一二三级的发动机都已经相应地做过了全系统的短程的热试车考核。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,8-10年内实施首飞试验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
总结

虽说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比美国晚一些,但凭借着航天人的聪明才智,已经越来越强大了。接下来10年的时间,将是我国超越美国的关键时期。相信我国距离航天第一大国的日子,已经不远了!

(0)

相关推荐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caogoon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