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最近的这个新闻出来,我们或许还活在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军备竞赛的假象之中。美团外卖这几年的野蛮生长,着实让饿了么这家专门做外卖的平台捏了一把冷汗。而在2017年5月份得到阿里投资的10亿美元之后,饿了么终于有实力将百度外卖吞下,继续和美团外卖隔岸相对。
这,究竟动了谁的奶酪?
资本市场,没有对与错,只有利益的大小。没有不变的赚钱方法,只有变化的战略目标。百度外卖的初心是好的,之前的噱头还美其名曰“用人工智能来做外卖”,不料却引得众人的冷嘲热讽。在经过几年风吹雨打,在全方位的劣势之下,百度外卖终于拜倒在现实面前,它意识到,抱大腿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其实最开始,百度找的不是饿了么,而是美团、顺丰,谈崩之后,才找的饿了么。饿了么顺水推舟,成全了这家大公司的小部门。随之而来的,是公司的编制以及期权的问题,这些零零碎碎的问题至今还有很多文章在猜测,在推敲。
这么看来,好像谁的奶酪都没动,饿了么变得更强了,美团也依旧霸道,这两家外卖巨头何时能结束战争,会不会有滴滴打车合并uber一样的举动出现,我们拭目以待。不过抛开这些商业战争,回到现实当中,很多人待业人员实现了送外卖赚钱,这是社会的一个好现象。
只是,在这里,Peter想说,在互联网创业的背景下,只有赚钱是永久的,唯有利益是不变的,我们表面看到的是一回事,而背地里是经过无数高层博弈的结果,你比如说百度,它就把宝压在了人工智能上,逐渐丢弃O2O业务也是一种顺应趋势的行为。
作为吃瓜群众,我们只是希望外卖能送的快一点,价格能再便宜一点,不要像滴滴打车一样,占领了市场之后就随意定价了。不过这确实是它们这些资本家的固有套路,谁叫,我们是用户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