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以食为天,随着复工复产的不断推进,越来越多的美食回归至大众的餐桌。而从去年开始,就猛涨价的“二师兄”,也在慢慢地归至常态化。很多城市的猪肉价格,已经慢慢降至“平民价”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回归至“平民价”的猪肉依旧不便宜,不能和过去的“十元时代”相提并论。只是和巅峰价格相比,出现了较为明显的“降温”。
截至4月27日,某市场的猪肉批发均价已经降至18.88元每斤。相对于今年的最高值,二月的25.38元每斤,出现了明显的“降温”,减少了6.5元。而随着肉价的降低,猪肉市场的消费者也逐渐增多。为了安全起见,面对密集的消费客流量,批发交易中心还采取了限流的措施。而无论如何,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吃猪肉的成本降低了。
从3月中旬开始,我们的肉价就开始出现了“下行”的情况,而一组数据也显示,肉价已经迎来了“九连降”。是什么原因,让这位霸占高位长达一年时间的“二师兄”,终于准备走下神坛呢?主要有以下这两点原因。
需求层面
每年一季度,因为春节等诸多原因,一直都是猪肉市场需求的高峰期。无论是家庭,还是餐饮门店,对于猪肉的需求量都很是巨大。而今年的春节,发生了一些事情,使得这样的需求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不少家庭对于猪肉的需求量,出现了明显的减少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左右。而很多人更是面临工资减少,甚至没有工资的情况。所以当人们的收入减少、资产变少的时候,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会减少。而本身猪肉的价格就已经算是“高端线”了,更是让不少的家庭望而却步。从而使得家庭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减少,影响着猪肉的价格。
而除了家庭因素以外,大量的餐饮门店停业,更是将对猪肉的需求,降至“冰点”。而我们也知道,一般情况下,供求关系都会影响着商品的价格,猪肉市场亦是如此。数据显示,2020年一季度餐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至少45%。而大量的门店停业,也就不再对猪肉有大需求,最终影响着猪肉的价格。
供给层面
早从去年开始,全国生猪产能就在逐渐的恢复。而除了“新生猪”以外,毛猪积压问题也比较的严重。数据显示,大体型白条猪上市量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状态。而这样的供给量,也给了市场更多的商品,从而让价格出现下行的趋势。
这样的大环境下,猪肉出现九连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而猪肉的降价,也影响着其他商品的价格,例如鸡蛋。作为相似的产品,在猪肉价格下行的同时,多地的鸡蛋价格也开始下行。就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例,这儿的鸡蛋在每斤3.1元。而很多的产品,也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原因,出现了价格的波动。